由澳門國際科技產業發展協會主辦的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IT應用系統開發大賽」澳門賽區獎項於今日(24日)隆重頒發。本次澳門賽區共設有三個入圍獎及三個優勝獎。協會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大力舉辦促進科技人才培養和作品輸出的活動,並通過比賽將獲獎項目轉介至大灣區孵化器,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該會在廣州南沙搭建的粵澳國際產業發展融合發展青創基地,正是推動澳門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重要平台,此舉亦有望為特區政府的「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貢獻力量。
頒獎禮同期還舉辦了現代金融挑戰概述及金融科技信創主題分享會。澳門賽區頒獎禮於今日下午3時在「OVO澳創家共用空間」舉行。
會長李彩紅表示,澳門分賽已連續成功舉辦七屆。大賽的成果亦成功在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上進行展示,累計吸引並服務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區域的60多所高校、近6,000名參賽師生。實踐證明,大賽有效拓寬了大灣區高校青年大學生的全球科技視野,促進了青年大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顯著提升了他們的IT專業實踐與創新能力,並有效推動了IT工程應用技術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
她進一步指出,每年的參賽項目質量都在不斷提升,可塑性也越來越高。本次參賽項目充分發揮了產學研商優勢互補的特點,具有較大的可行性。她期望參賽者能藉由比賽提升技能、加強交流、增長見識,促進自身發展。協會未來將繼續大力舉辦此類促進科技人才培養和作品輸出的活動,並通過比賽將獲獎項目轉介至大灣區孵化器,助力成果轉化。在廣州南沙搭建的粵澳國際產業發展融合發展青創基地,正是協會推動澳門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重要舉措,並期望該青創項目能積極助推特區政府「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的實施。
理事長黃承發在致謝辭時表示,今年的參賽團隊展現出高技術含量和亮眼表現,他寄望優勝團隊能在粵港澳大灣區總決賽中爭取更佳成績。同時,他對協辦單位、支持單位、各大銀行贊助商、評委以及所有參賽團隊表示衷心感謝。他簡要介紹了本屆參賽項目,並回顧了第七屆賽事的獲獎情況。
他提到,今年3月在東莞松山湖圓滿舉辦了第七屆粵港澳大灣區IT應用系統開發大賽總決賽。經過專家組評審,總決賽共評選出11項特等獎(包括1項金獎、3項銀獎、7項銅獎)、14項一等獎、14項二等獎,以及最佳創新獎、最佳創意獎、最佳應用獎、最佳報告獎、最佳質量獎各2項。
在上屆賽事中,澳門賽區有三支優勝隊伍參與總決賽,並取得了驕人成績:
澳門城市大學的參賽項目「『元計劃』互聯網+學習共享平臺」榮獲特等獎銀獎兼最佳報告獎。 澳門理工大學的參賽項目「智慧交通澳慧行APP」榮獲特等獎銅獎。 澳門城市大學的參賽項目「『膠』APP項目計劃」榮獲二等獎。
頒獎典禮結束後,隨即舉行了現代金融的挑戰概述及金融科技信創主題分享會。
澳門國際科技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陳順平先生作主題分享。他首先簡要概述了全球、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以及澳門的金融環境,並援引德勤對「AI+金融」行業趨勢的三大特徵——線上化、多元化及智能化——展開論述,指出現代金融是澳門的新機遇。
陳順平先生指出,澳門過去的金融產業主要由銀行和保險業構成,產業結構相對傳統和單一。但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出台,明確了發展現代金融產業是澳門實現經濟多元化的重要推動力。同時,他提到金管局相繼發布了《公司債券發行及交易轉讓管理指引》、《公司債券承銷及託管業務指引》及《債務證券登記結算管理指引》等文件,並設立了澳門中央證券託管系統(CSD),以及《信託法》法案草案的制定。他個人認為,這些舉措為澳門繼博彩業之後開啟了另一個嶄新的發展機遇。
隨後,陳順平先生與現場嘉賓就現代金融和金融科技信創等相關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主辦方希望藉由本次分享會,進一步促進澳門現代金融產業的發展,共同助力「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的成功實施。